查看原文
其他

文院学览丨谈谈阮元刻本《周易注疏》在校勘上的得失

黄璟 浙大文学院 2023-12-16






       编者按:浙江大学文学院秉承“文以化人,学通古今”的育人理念,积极构筑师生学术交流平台。为进一步活跃学术氛围,增强学术素养,助力学院教学、科研建设和发展,“浙大文学院”特开辟【文院学览】专栏,及时回顾学术交流、讲座等相关信息,努力为师生打造高层次、高水准的学术交流平台。


2023年3月12日晚,浙江大学文学院“有闻”系列学术讲座第六讲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成均苑4幢107会议室顺利举行。本次讲座由山东大学文学院院长、文化传播学院院长杜泽逊教授主讲,浙江大学古籍研究所所长王云路教授主持,主题为“谈谈阮元刻本《周易注疏》在校勘上的得失”。


杜泽逊教授师从王绍曾先生,主要从事古籍目录学、版本学、校勘学、《四库》学和山东文献研究。多年来,先后主持编纂《四库存目标注》《清人著述总目》《山东文献集成》等重点古籍整理与研究项目,著有《文献学概要》《微湖山堂丛稿》等,是文献学领域的著名学者。讲座中,杜老师围绕阮元南昌府学刻本《周易注疏》展开,介绍了《十三经注疏》的版本流变,以多个具体案例分析了阮元本《周易注疏》的校勘得失,为后世客观评价阮元本的价值奠定了基础。

杜老师首先介绍了正在主持的《十三经注疏汇校》项目。自2012年3月起,他开始从事《十三经注疏汇校》的工作,已经完成了《尚书注疏汇校》《尚书注疏校议》二种著作。《周易注疏汇校》是他目前正在整理校勘的文献。儒家经典中,经、注、疏作为整体进行流传演变的组合,确立于南宋后期。在十三经注疏中,保存有丰富的训诂资料、经学思想,十三经是经过这些解说、注释、诠释,才实现儒家化的。可以说,十三经作为经学成果是依赖注疏存在的。因此,十三经注疏的价值必须得到学界的重视。

杜老师为大家梳理了《十三经注疏》由南宋至清代的版本流变。《十三经注疏》最早的版本是南宋十行本,可惜仅有部分翻刻本存世。元十行本是南宋十行本翻刻,后经明正德、嘉靖年间两次修版。江以达、李元阳明刻本标志着《十三经注疏》完成了从书坊刻本到地方官刻本的出版进程。此本增加了《仪礼注疏》的内容,从版本对校来看,它存在一定的校勘依据,但历代评价者少,尚不明确。万历年间,北京国子监刊刻了《十三经注疏》,此本内容完整,文字规范,是汇校工作最为理想的底本。明毛氏汲古阁本受到历代学者批判最多。清乾隆武英殿本文字规范,成就极高,但存在删节疏文起讫语的问题。除江以达、李元阳本,元十行本以下尚有明永乐本及清嘉庆阮元刻本二种。明永乐本现存三种。阮元本即是讲座讨论的核心文本。北京大学出版社本是阮元本标点本。阮元刻本是《周易注疏》最为常用的刻本,历代学者对其校勘记的评价相当高,俞樾曾说此本“使人读一本如遍读各本”。

在校勘过程中,杜泽逊老师发现,阮元刻本也存在着一些问题。他有必要更具体地辨析,以便让我们更清晰、客观地了解阮元刻本的全貌。个案论证主要分为以下六个部分:一、阮本校正;二、阮本理校之可称道;三、阮元刻本沿十行本之误而未出校记;四、阮本误改;五、阮本无意之误;六、阮刻本后印改正。在分析中,杜老师深入浅出,娓娓道来,向同学们生动展现了古人如何读书、如何校书的过程。

在讲座的最后,杜老师也对现代文献学学术体系的建构发表了看法,对在校同学、青年学者们提出了殷切期盼。他指出,大型校勘工作除了学术困难之处,还需要花费漫长的时间,大家需要在正确认识学科评价体系的基础上,培养自己的真学问,才是长久发展之道。


文字:黄   璟

编辑:房美妙

审核:严晓芳
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